今天跟 SCS 兄聊了一下設備的事情,突然聊到 Sony HC1 的電池,因為手邊有 HC1 的副廠仿 NP-QM71D 的電池以及原廠的 NP-QM91D 的電池,因為 M91 的續航力驚人,一顆充飽可以用將近六個小時,但是那個副廠的 M71,不但用攝影機充電或是原廠的 BC-TRM 快充座都無法充到飽。
當然有人就會說,因為原廠有晶片鎖的關係,避免使用者使用其他副廠的電池,所以副廠的電池才會無法充飽。
其實我後來一想,可能不只是這個原因。
因為我之前有賣過 Anton Bauer 的專業攝影機用的電池,他們的大容量鎳鎘電池,如果使用他們的原廠充電座,最長的壽命可以高達到五年以上。當時我也是很好奇,因為一般鎳鎘電池除了有記憶效應之外,一般的壽命大約都是二~三年,蓄電量就會下降,但是 Anton 的卻不會有這個問題。
當時原廠的業務有來台灣做展示,因為 Anton Bauer 他們原廠提供三年的保固,而這位業務也說,很多用他們原來鎳鎘電池的使用者,基本上都使用超過三年以上,最多可以達到五年的時間(尤其 Anton 大部分都是 ENG 的電池,所以都是頻繁的充放電)。
而可以使用這麼久的因素是在於,每一顆 Anton 的電池裡面,都有偵測電池蕊的晶片在裡面。也就是說 Sony 的電池現在也跟 Anton 一樣,都有內建類似的晶片在裡面。
因為這個晶片主要的是當充電量達到一定的電壓伏特數之後(快速充電),在偵測每一個電池蕊的充電電流是否達到飽和的狀態(慢速充電)。主要的是,每一個電池外觀,我們看起來好像是一顆電池,事實上裡面還有包含好幾個蕊心在裡面,而這些蕊心其實長得就像一般我們所看到的電池一樣。而這些蕊心,因為每一家廠牌的不同,以及蓄電量的電流數不同,在晶片偵測時,也會有所不同。
因此,一般副廠的蕊心的使用,跟原廠也會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,所以基本上並不是怕使用者來使用副廠的電池。當然廠商也是希望儘量用原廠的電池以及充電器,才會安全,因為一般小型的電池蕊以及偵測的晶片,都是固定式規格偵測,就是會針對各種限定的型號來設計,尤其是家用式的,更是不會像專業型的提供比較大的偵測,所以如果不是用原廠的來作充電,可能也會有引起電池充電爆炸以及過充的問題。
其實 Anton 的電池蕊,我是有看過,大部分都是使用 Sanyo 三洋的電池蕊,而 Anton 的技術就是在那個電量控制晶片上,所以使用副廠電池無法充飽的原因應該就是這個問題。
所以想到這裡,手邊的這顆副廠電池還真的要去買一般非正廠的充電器,才有辦法充飽,想到這裡,就感到~有點無耐,可是要充飽而且使用比較長久(而且避免爆炸,其實鋰電池並不是很安全的,當時 Anton 的業務跟我們說,鋰電池帶上飛機事實上是有限定的,另外也要有專用的盒子來裝,否則是沒辦法帶上飛機的,當然一般家用的小型鋰電是沒有問題的,但是ENG用的大型電池就會有問題)),也就非得買原廠的才會有保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