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這個時候可以將在 Timeline 上的片段作全選的動作,然後全部拖拉到 Browser 去,這個時候所有的片段都會出現在 Browser 當中。

這個時候可以點在 Browser 任一個片段兩下,這個片段將匯出現在 Viwer 當中,這時候是否發現到,先前如果在 iMovie 作的裁剪動作,在 FCE 當中會變成 IN/OUT 點的位置。

而在 Timeline 上點任一的片段兩下,出現在 Viewer 當中,也會發現同樣的情況。

(註:在 FCE & FCP 當中,如果從 Browser 或 Timeline 點兩下片段,在 Viwer 當中的顯示是不同的,可以在 中間下方 有一條狀的顯示,那個稱作 Scrub bar,可以移動裡面的 Playhaed 位置,來顯示那個位置的影像,也可以看到 IN/OUT 點的位置。而最大不同在於,從 Browser 點選的片段在這個位置不會像在 Timeline 上點選的片段出現格點的標示。這在考 FCP 認證時,會出現的考題之一。)
這也說明了,新的 iMovie 08 也變成了非破壞式編輯的方式。因為之前的 iMovie 06 作任何的裁剪,都會將原始檔案破壞,而只留下裁剪後的檔案。至於非破壞式編輯是什麼?為什麼要用非破壞式編輯?有機會再跟大家討論。
最後給大家看一個圖:

前面提到說 iMovie 08 會將 AVCHD 檔案轉換成 Apple Intermediate 的影像檔案,這個在 FCE 的 Browser 當中就可以看到這個檔案的格式狀況。
以上提供給大家參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